• 网站首页
  • 王明怀简介
  • 工作室成员
  • 团队风采
  • 学术成果
  • 诊疗方案
  • 学术思想
  • 就医指南
  • 院内制剂
  • 互动交流
  • 您的位置:首页 >> 诊疗方案 >> 诊疗方案
    2016年尫痹中医诊疗方案
      发布时间:2016年1月16日  ‖  查看6765次  ‖   字体:[] [] []

    2016年尫痹(类风湿关节炎)中医诊疗方案

    经过上一年度的治疗,发现临床症型多,不能满足临床需要,故本年度增加症型,更加完善治疗。

    一、风寒痹阻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肢体关节冷痛,游走不定,遇寒则痛剧,得热则痛减,局部皮色不红,触之不热,关节屈伸不利,恶风畏寒,舌质淡红或舌苔薄白,脉弦缓或弦紧,或浮。
    【证候分析】寒为阴邪,主收引凝滞,风性清扬上行而数变,故风寒之邪侵袭人体,闭阻经络关节,而致气血运行不畅,可见肢体关节冷痛,屈伸不利,痛无定处;寒为阴邪,阴盛则寒,故局部皮色不红,触之不热;遇寒则血脉更加不畅,故痛更剧,香热则气血畅,故痛减;舌质淡红,苔白,脉弦缓或弦紧为寒邪之象,脉浮为风邪外感之象。
    【治则治法】祛风散寒,温经通络。
    【方剂】防风汤加减。【方解】防风、麻黄祛风散寒;肉桂温经散寒;当归养血活血,有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之意;秦艽,除风湿、止痹痛;葛根解肌止痛;茯苓健脾渗湿;姜、枣、甘草和中调营,且生姜有助诸药发表散寒之意;诸药相合,有祛风散寒、温经通络之功。
    二、风湿痹阻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肢体关节肌肉疼痛、重着、游走不定,或有肿胀,恶风、汗出、头痛、发热,肢体沉重,小便不利,舌质淡红,舌苔薄白或腻,脉浮缓或濡缓。
    【证候分析】风为阳邪,其性开泄,善行而数变,可见疼痛游走不定;风邪袭表,卫气不固,而见汗出、恶风;卫阳与风阳相搏而见发热,风为阳邪,易袭阳位,可见头痛;湿为阴邪,其性重着粘滞,湿邪侵袭,留而不去,可见肢体关节沉重疼痛;湿伤脾胃,运化失司,水液不循常道,故见肢体关节肿胀,小便不利;舌质淡红,舌苔薄白或腻,脉浮缓或濡缓均为风湿外袭之象。
    【治则治法】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。
    【方剂】蠲痹汤加减。
    【方解】方中以羌活、独活、桂枝、秦艽、海风藤、桑枝祛风除湿通络;辅以当归、川芎活血化瘀;木香理气;乳香伸筋活络止痛,并以甘草调和诸药。偏风胜者,可加防风;偏湿胜者、可加防已、苡仁、苍术;兼寒者,加制附子;痛在上肢者,可加桑技、桂技、姜黄;痛在下肢者,可加牛膝、续断。
    三、寒湿痹阻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关节肿胀疼痛,痛有定处,晨僵屈伸不利,遇寒则痛剧,局部畏寒怕冷。舌苔薄白,脉浮紧或沉紧。
    【证候分解】人体营卫气血不和,复感风寒湿邪,发而为痹。寒为阴邪,主收引凝滞,气血为寒邪所阻遏,经脉不通而见关节疼痛;遇寒则邪愈盛,而经脉不利尤甚,疼痛更剧;湿性重浊粘滞,寒湿相合,痛有定处而不移,而见局部畏寒怕冷;舌苔薄白,为风寒湿之象,脉浮紧为风寒偏 盛,脉沉紧为寒湿偏盛。
    【治则治法】疏风散寒,祛湿通络。
    【方剂】乌头汤加减。
    【方解】乌头大辛大热,祛风除湿,温经散寒;麻黄助温阳散寒止痛;白芍养血;黄蔑益气,使气血调畅;白蜜 能解乌头之毒。全方共奏祛风除湿,温经散寒止痛之效。病在上肢可加桑枝、桂枝;病在下肢可加独活、牛膝。

    四、风湿热郁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关节红肿疼痛如燎,晨僵,活动受限。兼有恶风发热,有汗不解,心烦口渴,便干尿赤。舌红,苔黄或燥,脉滑数。 【证候分析】素体阳盛,内有蕴热,复感风寒湿邪可郁而化热,或风寒湿邪阻经络日久化热,或为感受风湿热邪所致。热为阳邪,阳盛则热,故可见发热。外邪袭表,卫阳不固而见恶风。湿为阴邪,重着粘滞,可见发热有汗不解。热扰心神,而见心烦,热邪伤阴,可见口渴,便干尿赤。舌红、苔黄,脉滑数为湿热之象,苔燥为湿热伤阴所致。
    【治则治法】疏风清热,除湿通络。
    【方剂】宣痹汤加减。
    【方解】方用防己以清热利湿,通络止痛;蚕砂、苡仁、赤小豆利水渗湿;连翘、桅子、滑石以清热除湿;诸药合用,有清热利湿,通络止痛之功。热盛可加石膏、知母,湿重可加苍术、萆薢,风盛可加羌活、防风、秦艽。
    、寒热错杂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肢体肌肉关节红肿热痛,但局部畏寒,或自觉发热而触之不热;或肢体关节屈伸不利,得温则舒,甚则关节僵硬、变形,但发热恶寒、咽痛明显、小便黄,大便干,舌红、苔白或舌淡苔黄,脉弦数或弦紧。
    【证候分析】寒热错杂证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因素和感邪情况有关。若素体阳热偏盛,而感邪偏寒,或素体阴盛,而感邪偏热皆可产生寒热错杂证。肢体肌肉关节红肿热痛,但局部贯寒是由于湿郁化热而寒邪未除,或因机体感受风寒湿邪旧久所致;寒邪伤阳,络脉痹阻而见肢体关节屈伸不利,得温则舒;痹阻日久,筋脉不用,而见关节僵硬,变形;但复感风热之邪,可见发热恶寒,咽痛明显;热邪伤阴而见小便黄,大便于;素体阴虚而复感寒邪可见舌红、苔白;素体阳虚复感风热之邪可见舌淡苔黄;寒热错杂之证常见弦数或弦紧脉。
    【治则治法】温经散寒,清热除湿。
    【方剂】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。
    【方解】方中桂技、麻黄发表散风寒且有温经通络之功;附子温阳散寒,走而不守,通行十二经脉;芍药、知母清里热,生姜、甘草调和诸药。全方配合具有温经散寒,清热除湿之功效。热重可加生石膏、黄芩忍冬藤以清热;寒盛可加羌活、川芎、细辛以温经通络;关节疼痛明显可加用全蝎、蜈蚣等虫类药以通络止痛。
    、热毒痹阻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关节红肿疼痛明显,得冷则舒,壮热烦渴,面赤咽红,溲赤便秘,舌红或红绛,苔黄或黄腻,脉滑数或弦数。
    【证候分析】素体阳热偏盛或阴虚有热,感受风寒湿邪,郁久化热,或感受热毒之邪,热为火之渐,火为热之极,热盛终成火毒,火毒流于关节而见关节红肿疼痛明显,得冷则舒;热毒内入营血,可见壮热烦渴;或迫血妄行而见肌肤红斑;面赤咽痛,溲赤便秘,舌红、苔黄,脉滑数或脉弦数均为热毒炽盛之象。
    【治则治法】清热解毒,凉血通络。
    【方剂】清瘟败毒饮加减。
    【方解】方中重用石膏以清气分之热;用犀角清热凉血;黄连、黄芩清上焦这热;丹皮、栀子、赤芍清泄肝经之火,连翘、玄参散上焦浮游之火;生地、知母滋阴清热,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之功。高热不退可加羚羊角清热;大便函不通可加大黄以通腑泻热;关节红肿明显可加用忍冬藤、桑枝、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通络。
    、痰瘀互结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关节漫肿日久,僵硬变形,屈伸受限,疼痛固定,痛如锥刺,昼轻夜重,口干不欲饮。舌质紫暗,苔白腻,脉细涩或细滑。
    【证候分析】风寒湿邪外感而致痹,湿邪阻滞气机,脾胃运化失司,水湿内停,可聚而为痰。寒、痰、湿皆可阻滞气机,使血行不畅而瘀血内生,或外因跌扑损伤,而使血溢脉外而成瘀。痰瘀皆为有形实邪,留滞于关节、肌肉,阻滞血脉,局部失养,而见关节漫肿,僵硬变形,屈伸受限,痛有定处。入夜阳入于阴,血行缓慢,脉络瘀滞更为明显,故疼痛昼轻夜重。舌质紫暗,苔白腻,脉细涩或细滑皆为痰瘀互结之象。
    【治则治法】活血祛瘀,化痰通络。
    【方剂】身痛逐瘀场合二陈汤加减。
    【方解】方中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养血活血;没药、五灵脂、地龙、香附理气活血,化瘀通络;秦艽、羌活祛风胜湿,通络止痛;牛膝补肝肾,强筋骨;甘草调和诸药。二陈汤用以操湿化痰。两方相合用于痹久不愈,痰瘀互阻之证。若痰留关节,皮下结节,可加胆南星、僵蚕、白芥子以涤痰通络。若痰瘀日久,可加用炮甲片、乌梢蛇、白花蛇、蜈蚣等虫类药以搜风通络。若神疲乏力,气虚明显者,可用党参、黄芪等补气之品;若阴寒内盛者,可用附子、桂枝以温经通络。若见关节红肿热痛、口渴、咽癌、尿黄者,可用忍冬藤、桑技、连翘等以清热通络。
    、肾虚寒凝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关节疼痛肿胀,晨僵,活动不利,畏寒怕冷,神倦懒动,腰背酸痛,俯仰不利,天气寒冷加重,舌淡胖,苔白滑,脉沉细。
    【证候分析】或因素体肾虚,复感外寒,或因痹病日久及肾,伤及肾阳。寒为阴邪,阻滞脉络关节,而见关节疼痛肿胀,晨僵,活动不利。肾主骨、生髓,肾阳为人体元阳。肾阳不足,温煦失司,而见畏寒怕冷,神倦懒动,腰为肾之府,肾阳不足而见腰背酸痛,俯仰不利,天气寒冷则加重。舌淡胖,苔白滑,脉沉细为肾虚寒湿凝滞之象。
    【治则治法】补肾散寒,温阳通络。
    【方剂】消阴来复汤加减。
    【方解】方中用鹿茸温阳以补肝肾,强筋骨为主药: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,通行十二经脉,走而不守,可温阳散寒通痹;补骨脂、菟丝子、狗脊暖肝肾;牛膝、独活补肝肾,祛风除湿;拘杞子补肝肾,益精血;益智仁温中散寒;小茴香温肾止痛;木香行气;当归养血活血;生姜、大枣调和诸药。本方以温肾散寒为主兼以祛风除湿通络。痛剧者可加羌活,独活以除温止痛;湿重可加苍术、防已、生薏仁等。
    、肝肾阴虚证
    【临床表现】病久关节肿胀畸形,局部关节灼热疼痛,屈伸不利,形瘦骨立,腰膝酸软。伴有头晕、耳鸣、盗汗、失眠、舌红、少苔、脉细数。
    【证候分析】或因素体肝肾不足,或因痹久伤阴,在 痹病发病之初和痹病后期皆可见肝肾阴虚之象。肾主骨,肝主筋,肝肾之阴不足,筋骨失养,而见关节肿胀畸形,屈伸不利;虚火内旺,而见关节灼热疼痛;肝肾阴虚,可见形瘦骨立,腰膝酸软;肝体阴而用阳,肝阴不足,肝阳上亢可见头晕耳鸣;入夜阳入于阴,蒸腾阴液,可见盗汗;虚火扰心而失【方解】防风、麻黄祛风散寒;肉桂温经散寒;当归养血活血,有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之意;秦艽,除风湿、止痹痛;葛根解肌止痛;茯苓健脾渗湿;姜、枣、甘草和中调营,且生姜有助诸药发表散寒之意;诸药相合,有祛风散寒、温经通络之功。

    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
    上一篇: 工作室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
    下一篇: 2016工作室痛风诊疗方案
        返回顶部↑
    主办单位:宝鸡市中医医院  地址:宝鸡市金台区宝福路43号 咨询电话:0917-3662933 3662894
    您是本站的: 位访客  当前在线 人 今日访问IP: 个  
    Copyright Right©2008-2012 Ningzhi.Net Powered|By:Nzcms v2.12.10|